搜尋精靈

上一頁
網頁版 回選單    

大衛鮑森-94啟示錄(二)升天的主

耶穌復活之後,祂的榮光沒有使人瞎眼,但在啟示錄中,耶穌重拾祂原有的榮耀,那個景象十分驚人,連最了解耶穌的約翰都受到極大的震憾,仆倒在地像死了一樣。啟示錄中的耶穌不同於福音中的耶穌,雖是同一個人,但已經升天,成了榮耀的主,所以整個人脫胎換骨,而且是穿著羅馬審判官的袍子出現。啟示錄中呈現耶穌的真面貌,耶穌在這卷書中有許多全新的稱號,並且以嶄新的身分出現。本書一開始就描述耶穌驚人的形像,但也描述耶穌和地上教會之間親密的關係。

啟示錄這卷書,不但內容和聖經其他卷書不同,而且來源也不同。這是唯一不是人主動想寫的一卷書;像福音書、書信和使徒行,都是有人想要寫一封信,或者是寫一卷福音書,然後坐下來想清楚再執筆。
我們說這卷書是約翰寫的,這是什麼意思呢?這卷書是他執筆的,但是內容不是他想出來的。這可以解釋聖經學者百思不解的一點,他只自稱是約翰,沒有其他的自我介紹,可見這個約翰很有名,大家一定都知道他;但是那個地區大家都知道的約翰,只有使徒約翰,他是十二門徒中,唯一沒有遇害的,也是唯一壽終正寢的。我們知道,他後來搬到以弗所,並且帶著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一起去,在以弗所那個地方奉養她,如同奉養自己的母親。
差不多一年前,我跟幾個人一起造訪過使徒約翰在以弗所的墓地。我們說約翰寫了啟示錄,但是其實不算是他寫的,他原來根本沒有想到要寫這卷書,他只是遵照吩咐,寫出他所看見、所聽到的,有點像是速記員,或者是秘書,當時呢是叫作書記。問題是,啟示錄的風格跟約翰福音和約翰一二三書截然不同,所以有很多的聖經學者說,啟示錄不可能是約翰寫的。但是我請你想像一下自己去電影院看「飄」這部電影。有人吩咐你把看到的都寫下來,你想你寫出來的結果會是怎樣呢?
在座有一些人在寫書記,你的句子都很完整嗎?你的文法都正確嗎?你的拼法都正確嗎?當然不是。可憐的約翰得記下好多事,而且他所見到的景象和他所聽到的話實在太驚人,以致於很多次都忘了記下來。在啟示錄中有11次天使對約翰說:「你沒有在寫,把這些話寫下來,這些都是真實可信的話。」可憐的約翰趕快拿起筆來繼續記,所以寫的很亂,文法也不對,有些句子甚至於不完整,所以有很多人質疑說,使徒約翰的文筆那麼好,怎麼老了以後,反而寫出這種東西來?這是因為他只是在記筆記。約翰飛快地把他的所見所聞都給記下來。
那你或許會問,約翰他為什麼不把筆記潤飾一下呢?答案很簡單,最後一段話說:擅自更改這卷書的內容就要受咒詛,增刪這卷書的內容就要受咒詛,所以他不敢亂動他所記下來的事,所以從希臘原文來看,啟示錄的內容十分零亂,完全不像是使徒約翰的寫作風格,但是確實是由約翰執筆,不過不是出於他的思想,大多數是口述的記錄,而且有很多人參與這卷書的完成。其中有天使,這些天使他們告訴約翰該寫些什麼,聖靈也參與了這項工作,耶穌也參與這項工作。
這卷書就叫作「耶穌的啟示」,上帝叫耶穌將必要快成的事,指示祂的眾僕人,所以上帝啟示給耶穌,再傳給聖靈,傳給天使,從天使傳給約翰,約翰再傳給七間教會。啟示錄這卷書有這樣的啟示順序,非常的特別,這些啟示直接來自上帝,直接來自耶穌,直接來自聖靈,然後透過天使傳給約翰,再傳給七間教會,有相當一長串的順序。那麼誰才是真正的作者?是上帝,是耶穌,也是聖靈。約翰只是寫下所見所聞,他看到了,聽到了,他只是按照吩咐記下他所聽到和所看到的這些事,就成了我們所讀的啟示錄。
這卷書一開始就啟示了關於耶穌的驚人真理,要記得耶穌在世上的時候,約翰跟祂最親近,當時的人吃飯是斜躺在桌邊,不是坐在椅子上,像這樣斜躺著,用右手吃飯,頭靠在上一個人的身上,而骯髒的腳剛好擱在下一個人的鼻子旁邊,所以他們吃飯以前,需要洗腳而不是洗手。但是約翰總是坐在耶穌的右邊,頭總是靠在耶穌的胸膛上跟耶穌說悄悄話,約翰是耶穌心愛的門徒。
我不喜歡說約翰是耶穌「最喜歡」的門徒,但是他跟耶穌最親近,耶穌很愛他。如今六十年過去了,他再度遇見耶穌,這次他嚇壞了,仆倒在地,像死了一樣,因為他從來沒有看過耶穌以這種形像出現。比如說,耶穌的頭髮白如雪,這是已經改變了的耶穌,而且改變以後的耶穌還發出極大的榮光。約翰是先是聽到身後有說話的聲音,於是轉身要去看是誰在說話,結果看見耶穌驚人的形象。如果你去考文垂大教堂的話,會看到後面有一幅刺繡,這幅畫我說不上到底喜不喜歡,是非常大的一幅畫,在耶穌腳前的那個人跟真人一樣大,你如果看過就知道。那幅畫是在描繪已經升天的耶穌向約翰顯現,以及啟示錄中的一些象徵物,比如四活物圍繞著已經升天的基督,榮耀的基督。
保羅曾經見過升天以後重拾榮耀的耶穌,因而短暫失明,但是耶穌復活之後看過祂容光的人沒有瞎眼,在啟示錄中耶穌重拾祂原有的榮耀,那個景象十分驚人,而最了解耶穌的約翰,受到極大的震撼,竟然仆倒在地,像死了一樣。這裡的耶穌,不同於福音書中的耶穌,雖然是同一個人,但是已經升天,成了榮耀的主,所以整個人脫胎換骨,而且耶穌還是穿著羅馬審判官的袍子。我們在英國看見法官的時候,都會肅然起敬,法官戴著假髮,穿著法官袍,非常威嚴的樣子。
當耶穌再來的時候,會以審判官的身分來,那個時候的耶穌將大大不同於我們在教堂的彩色玻璃上看到的耶穌,也不同於主日學中的畫像;主日學教材中溫柔的耶穌,並不是敨示錄中的耶穌。這個我們以後還會再談到,但是這卷書呈現了耶穌的新面貌,從全新的角度來看耶穌,是令人可畏的。其實第六章描述,地上的人從君王到奴隸,竟然求山倒在他們身上把他們藏起來,免得看見啟示錄中這位耶穌的面目,這時的耶穌眼目如同火焰,充滿了憤怒,因為我們糟蹋了天父上帝所造的世界。
所以我們需要啟示錄,才能看見耶穌的全貌;耶穌在這卷書中有許多全新的稱號,甚至上帝的一些稱號,在這卷書後面也賜給了耶穌,比如「阿拉法和俄梅戛」。耶穌在這裡以嶄新的身分出現,你可能也知道耶穌有250個不同的名字和稱號,遠超過任何人。把這些稱號都寫出來,是個很好的靈修練習,一般人可以想出35個來,但是耶穌有250個稱號,其中很多是出現在這卷書裡。耶穌在這裡啟示了自己全新的身分,每個稱號都幫助我們更認識祂。
我是首先的,我是末後的,我是那存活的,我曾死過,現在又活了,直活到永永遠遠,並且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;我是聖潔真實的那位,我是那位阿們的,我是為誠信真實見證的那位,我是在上帝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,我是猶大支派中的獅子,我是大衛的根;我是誠信真實,我是大衛的根,又是他的後裔;我是明亮的晨星,我很喜歡這個稱號,如果你起得夠早,看見黎明前最後一顆星,就在地平線上方,非常明亮,是最後仍在發光的一顆星。我喜歡這樣告訴自己,當所有電影明星和歌星都消失了之後,還會有一顆星在發光。所以明亮的晨星就是這個意思。
但是這卷書裡有一個稱號,「萬王之王和萬主之主」,我還要加上「總統中的總統」,還有「首相中的首相」,因為這個稱號就是這個意思,祂是一切統治者的元首,祂是統治元首的元首,祂是萬王之王,萬主之主。所以這卷書一開始就描述耶穌這個驚人的形像,但是也描述耶穌和地上教會之間親密的關係,祂在眾教會當中行走,仔細觀察他們,手上拿著金燈台,這個時候出現了這卷書開頭的幾個象徵物:七星、七個金燈台。
這些象徵物的含意都非常的清楚,七個金燈台是指那幾間教會,七星是指那些教會的天使,就像每個小孩都有一個守護天使,負責向上帝報告誰騙過這個孩子。耶穌說:把大磨石拴在你的頸項上,沉在深海裡,還比不上欺騙孩子的後果嚴重,因為孩子的守護天使會向天父報告。每個教會也有一個守護天使,這裡寫得很清楚,我們需要記住;將來你會見到你們教會的守護天使,我們每一次敬拜,周遭都有很多天使。每一次有人問我,上個主日來了多少人?我都想回答:好幾千人,有成千上萬人,因為我們是和天上的天使一同敬拜。所以這裡描述耶穌從天上帶著榮耀降臨,卻來探訪祂的教會,觀察他們,觀察這些教會所在的城市,這裡透露了教會和所在城市的情況,十分不尋常。
接下來就是約翰寫給七間教會的七封信,我常常感到驚訝,很多人花很多時間讀保羅的書信,也花多時間讀約翰的裡信,卻花很少時間讀耶穌的書信。你不覺得驚訝嗎?這卷書可以說是耶穌的書信,我們應該花更多時間來讀才對,因為這些是耶穌寫給那七間教會的信;但是我們要問耶穌為什麼寫信給這些教會呢?這些教會有什麼特別呢?回答這些問題需要先上一堂地理課。
各位,我們現在先來看一張從外太空看土耳其的衛星照片,土耳其在這裡,希臘在這裡。我們可以看見土耳其的大部分地區是褐色,有點貧瘠。但是在北海岸這裡的黑海旁,這個地方卻是綠色的。另外有一個地區有兩種顏色,在左下方這個地方,也就是西南角,有一個綠色的圓圈,由山上直接流出的河水形成,河水最後流入了愛琴海,為山谷帶來了綠意。坐得比較近的人看得見嗎?下方的角落有個綠色的圓圈。七間教會都在那個圓圈裡面,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圓圈。連接了以羅馬為中心的西方世界,還有中國、非洲和印度為主的東方世界,這裡可以說是文化的融爐,融合了羅馬文化、希臘文化,還有異教文化。這也是政治的融爐、宗教的融爐,這是一小塊很特別的地區。
另外,還有一點我們可以看出這對耶穌有多麼的重要。這裡是教會圍成的圓圈,這幾封信是按照下列的順序,以弗所、士每拿、別迦摩、推雅推喇、撒狄、非接鐵非、還有老底嘉。這裡是從西方到東方的主要道路,但是這條路在別迦摩分叉,一條沿著海岸到以弗所,一條沿著內陸到推雅推喇等等,最後在老底喜會合,再往東走。這個肥沃的圓圈,就是一切事物的匯集點。而啟示錄這卷書中最重要的啟示指出,撒但是受造物,不是造物主,牠一次只能到一個地方,牠在天上和地上之間遊走,但是牠在地上也有一個總部,一個居所。我不知道這個地方今天會是在哪裡,我可以猜猜看,但我不知道;可是撒但會從牠的居所,遊走在世界各地,牠也可以到天上,牠也會去天上,但是牠在地上有個居所,那裡是牠國度的首都。在第一世紀末這個時候,撒但牠的居所就在別迦摩,撒但地上的居所就在那裡。
耶穌在給別迦摩教會的信上說:我知道你的居所就是有撒但座位之處,這裡的座位意思就是指永久居住的地方。那裏是撒但的居所,撒但很清楚這幾個圍成圓圈的城市,正是東西交界之處,牠看出這個圓圈對牠的國度是個關鍵點。我曾經跟一些人走訪過這個地區,我們去參觀那裡的文化、宗教,還有神殿等等。這裡是一個很關鍵的地點,在這七個地方有七間小教會呈圓形分布,以弗所在下方,從以弗所開始建立其他大多數的教會,約翰當時就是在以弗所。在新約聖經提到的教會中,我們對以弗所教會的了解最多。看看在以弗所事奉過的傳人,先是亞波羅,再來是一對夫婦,百基拉和亞居拉,再來是保羅,然後是提摩太,再來是約翰,這個地方竟然有過那麼多的使徒和傳道人的牧養。
這裡是一個主要的戰場,當時是第一世紀末,教會已經傳到第二、第三代了,而且這個地方就處在撒但國度世俗文化和異教的中心地帶,這是個最重要的考驗。如果教會能在這裡生存,其他的地方一定沒問題,如果第二、第三代的基督徒能夠勝過這裡的壓力,教會就能夠繼續下去直到末了。所以耶穌祂非常密切的注意這裡的這幾個教會,因為這些教會的地位是非常非常關鍵的,而撒但的居所正好在這裡。
有意思的是,這些教會的景況,幾乎和他們跟撒但居所的距離有直接的關聯。最靠近撒但居所的兩間教會,內部有偶像崇拜和淫亂的敗壞。接下來距離稍遠的兩間教會,受到逼迫,卻勝過處境,耶穌沒有給他們任何批評。再來距離更遠的兩間教會,以弗所和老底嘉,完全沒有遭到撒但的攻擊,只是一個失去起初的愛心,一個信心變得冷淡。是不是很有意思?你們想想看,撒但對牠伸手可及的教會,就讓偶像崇拜和淫亂滲透進去;而距離稍為遠一點的教會,牠就藉猶太人來逼迫他們。但是耶穌對受逼迫的兩間教會沒有任何批評,可是距離撒但最遠的兩間教會,信心變得冷淡;不是不冷不熱,就是失去了起初的愛心。
這七封書信生動描繪出教會的景況,但是你可以看出這個地區對教會的未來有多麼的重要,對教會的第二、第三代基督徒有多重要。因為第二、第三代的基督徒,他們不見得會像第一代基督徒那麼火熱,這我們可以從孩子身上看出來,孩子往往不像父母那樣愛主。所以第二、第三代的基督徒、敎會,或是小組,在家中或洞穴中聚會。面對強勢而且可怕的希臘羅馬文化,還有異教,尤其是撒但。
你如果到別迦摩那裡去,你會看見那裡有一座又高又陡的山從立。山上有圖書館,還有神殿,其中有一座宙斯的神殿,形狀就像一張很大的扶手椅,巨大的U字型神殿,院子裡有一座祭壇,這座祭壇終年有火,還冒著黑煙。在別迦摩城裡,只要抬頭,就可以看見終年冒著黑煙的神殿,耶穌稱那裡為撒但的寶座。我有一張照片,但是這個祭壇如今不在別迦摩,這張照片是在東柏林拍的,在別迦摩博物館拍的。其實這個宙斯的祭壇,就是從別迦摩搬過來的,重新豎立在柏林,你可以在照片上看到,很大。那個小黑點是一個真人的大小,這個祭壇就像一張很大的扶手椅,那就是撒但的寶座。
土耳其想要討回這個祭壇,柏林有些基督徒一直在禱告,希望可以把它送走。但是今天這個祭壇並不是撒但的寶座所在,只是一張空椅子,不過當年撒但的寶座就在別迦摩,撒但就住在那邊,牠喜歡高的地方,牠喜歡登上山頂眺望地上萬國,當初牠就是在山上試探耶穌。所以你可以了解耶穌為什麼要寫信給這個地區的教會。
我不會詳談信的內容,因為我在另外的兩卷錄影帶裡面,已經談了很多。對不起,讓我插個廣告。去年我們和今天在場的這個錄影小組,去造訪那七間教會,這兩捲錄影帶對每一封信都有很詳細的翻譯以及解釋。所以我現在不打算仔細探討這七封信,但是我會大略地講一下,一共有有七封信寄給七個教會。啟示錄中幾乎每樣東西都是七的數字,像是七號、七印、七碗。七是上帝的完美數字,是一個完整圓滿的數字;而虧缺神的數字就是六,而六六六則是三倍地虧缺神,我們後面會再談到這個數字。但七是上帝眼中完全而且圓滿的數字,所以耶穌向這七個教會說話。祂寫了七封信,每封信都有七個部分。而且每封信的七個部分都很類似,我們來看一下。
第一部分是地址,放在信首,例如,給以弗所教會的使者,給撒狄教會的使者等等。第二部分,這些信的作者耶穌,祂不用本名耶穌,而是給自己一個稱號,通常是一個全新的稱號,是那個教會需要認識祂的一面,也許他們忘記了耶穌有這個屬性,也許需要有人告訴他們,所以當耶穌嚴厲斥責教會的時候,祂說:我是為誠信真實見證的,我的話是真實的。所以每封信的第二部分是耶穌的特質,這些話是出於誰呢?然後接一段關於耶穌的描述。這些描述是根據第一章中出現的異象,所以耶穌向約翰顯明自己的榮耀之後,就根據那個異象來分別向各個教會描述自己。
第三部分是耶穌對那個教會的肯定,這裡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很好的小提醒,就是在批評之前要先給予肯定,應該是先褒再貶。其實新約聖經中的書信都是按照這個模式,保羅寫信給狀況非常糟糕的哥林多教會時,他還說:感謝主,你們在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,只有一個教會保羅完全說不出好話,你知道是哪個教會嗎?加拉太教會。但是保羅寫信的的時候,通常會先說肯定的話,耶穌也是一樣。耶穌在這些信的第三部分都是先說:我知道,你們的事我都知道,我知道你們所有的優點和好行為,你不用擔心沒有人注意到你的好行為,別人沒有注意到的,耶穌都會注意到。如果教會沒有感謝過你,不用擔心,因為耶穌都看到了。他說我都知道你的行為,祂會肯定你。
接下來,第四部分就是責備:然而…然而我有一件事要責備你,那些責備的話都很嚴厲。耶穌知道你們教會所有不為人知的缺點,耶穌也知道你們教會眾所皆知的優點。但是你們教會的缺點祂都知道。
接下來是勸告,告訴他們應該如何改正所有的缺點。但是耶穌他說:你們若不改正,我會幫你們改正。耶穌警告其中兩個教會說,祂有辦法叫教會關門,啟示錄中的用詞是要挪走他們的燈臺。我們常常都很想建立新教會,而且建得越多越好;但是耶穌會想關閉某些教會,祂說:你們若不改正,我就要關閉你們的教會。世界各地有許多教會關閉了,成了空蕩的建築物。耶穌不只會建立教會,祂也會關閉教會,因為有些教會讓耶穌和福音蒙羞。耶穌在這些信上都勸他們,「凡有耳的,都應當聽」,這句話也可以翻譯作「凡聽到的都應當留意」。
各位「聽」和「留意」不一樣吧?光是聽和聽進去是不一樣的。倫敦有個秘書戴著新耳環到辦公室,其中一只寫著「進」,另外一只寫著「出」,我常常想在基督教飾品攤位上賣這種耳環給基督徒。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,凡有耳的,就應當聽。我們在這裡看到每一封信都必須讀給全部七個教會聽,讓他們聽到完整的信息。想想看,聽完給以弗所和士每拿以及別迦摩的信之後,接下來輪到你們教會,你心裡一定會忐忑不安,不知道耶穌會說什麼,你憋住氣等著看下去。但這個呼籲的意思其實是請給我回覆,我要你的回應,我要從你的回應知道你聽明白了。
信上的最後一個部分是應許,得勝的我必如何如何…,請注意,這個應許並不是給整個教會的,而是給教會裡面每一個合乎條件的人,不管你們教會的景況多麼不好,你要為自己負責,你不可能為整個教會負責。耶穌要說的是,不管你們教會的景況如何,在末日我要問你的是,你有沒有得勝?這也告訴我們:要先在教會裡面得勝,不是外面。如果無法勝過教會裡面的問題,那麼當世人逼迫我們的時候,我們絕對無法勝過,這是對我們的忍耐和得勝最大的考驗。
有趣的是,沒有一封信上說,我建議你們去伊士麥城,那是士每拿教會所在的地方;建議你們坐馬車去士每拿教會,那個教會比較好。耶穌並沒有這樣講,祂說:你要在原來的地方得勝,你要留在自己的教會。耶穌給教會中的會友,一個非常強烈的呼籲,就在最後一封信上,給老底嘉教會的信,說要把他們的教會從口中吐掉,因為他們令祂作嘔。但是耶穌祂說:我站在門外叩門,這不是心門,是教會的門。祂說:只要有一個會友希望我回來,我就會回來。多麼美好的一個應許,光一個會友就可以請耶穌進入教會。這不表示整個教會都會來親近耶穌,但耶穌說:我要和那個會友一同坐席,他也要和我一同坐席,我們會建立親密的關係。這是整本聖經中,最容易被誤解的經文:看哪,我站在門外叩門…。這不是在講信主,也不是在講輔導慕道友,這是在講教會離開了耶穌,但是一個會友就能夠重新邀請耶穌回去。
所以啟示錄中的每封信都有相同的模式,同時讀這七卷書最能夠幫助我們明白,我們都是按照順序來讀,可是同時讀會有不同的領悟。大家可以看到我在相同的地方標出了顏色,立刻可以看出其中這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,五個教會是好的教會;但是有兩個教會找不出優點,好笑的是,他們竟然是其中最成功的兩個教會,人數最多,奉獻最多,表面上看起來非常興旺,但是耶穌卻在這兩個教會找不出優點。耶穌看教會的角度,不同於我們的角度。,
至於責備的部分,有五個教會受到責備,其中有兩個教會沒有做錯事,他們不可能完美,但是他們在為耶穌受苦。耶穌不會批評受苦的教會,祂會鼓勵他們,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比較。各位可以了解嗎?
接下來我們再很快地給大家看一兩張照片,這是以弗所城的主要道路,是城市的心臟地帶,我很快的給你們看幾個地方。各位看,這裡是老底嘉,另外一面…嗯,上面有全部的七個教會。好,我們很快地來看一下,非拉鐵非,這是非拉鐵非教會的遺跡。這是撒狄,有一座巨大的黛安娜神殿,旁邊有一棟小小的磚造教會,是基督徒敬拜的地方。這是士每會的市場,會後我會再讓你們仔細的看的。這裡是以弗所有名的劇場,保羅就是在這裡引起暴動的。這是推雅推喇,最後這個是別迦摩,各位可以看到,上面有宙斯的神殿,這是撒但的居所。這樣大家是不是大略了解了呢?
現在我要給大家看一看啟示錄整卷書的大綱,好對這卷書有整體的概念。這卷書是在談天上的基督和地上的教會,所以不斷的從地上談到天上,又從天上談到地上,不斷地在改變場景。我們會覺得有點驚訝,因為不太習慣聽到天上的歷史。其實天上的情況會影響地上的情況。我把啟示錄分成四個單元,兩個紅色,兩個綠色;給色代表壞消息,綠色代表好消息。
第一章在談天上的基督,和祂對地上教會的關心。我把第二章和第三章的主題取為「地上的狀況不好」,耶穌必須糾正這些狀況,他們住在亞西亞地區一個道德敗壞的地方,一毎妥協的教會會在信念和行為上妥協,拜偶像和淫亂悄悄的進入教會,當然也會有其他的問題,但這是兩個最主要的問題,連在教會裡面都有。
下個單元四到五章告訴我們「天上的狀況很好」,不管地上的狀況如何,上帝仍然在寶座上,祂仍穩坐在寶座上,白色大寶座仍在。寶座前的玻璃海和寶石彩虹都在,都是在告訴我們天上的狀況很好,上帝並沒有和撒但爭戰,是我們在和撒但爭戰。上帝坐在寶座上,撒但甚至需要徵求上帝同意,才能在地上興風作浪。所以天上的狀況很好,上帝在寶座上。第四章耶穌掌管一切,第五章,祂打開書卷上的七印,所以歷史全在上帝的掌握中,歷史的給局掌握在耶穌手中。所以啟示錄一開始就告訴我們,地上狀況不好,天上狀況很好。
接下來這個單元就難懂了,我們會多花一點時間來解釋。壞消息,我把這個單元叫做「情況會先惡化再好轉」,這就是壞息。而且世界和教會的情況都會惡化,世界要飽受戰爭、流血、饑荒、疾病、天災之苦等等。還有很多人會死,會死掉四分之一的人,教會將經歷大患難三年半,三個邪靈的化身,撒但、敵基督和假先知,將在最後管轄世界。在三個邪靈化身管轄之下,教會將大大受苦,另外也會受到巴比倫城的逼迫。啟示錄以騎在獸上的紅衣淫婦來形容,會有很多人殉道。「殉道者」這個詞在希臘文中原是「見證人」的意思,但是在啟示錄中成了「殉道者」,為基督做見證就是為祂捨命。我可能會把啟示錄叫做「殉道手冊」,情況會先惡化再好轉,但只是短暫惡化。
惡化之後會再大大好轉,這記載在19到22章,最後是以好的結局收場,改變整個情況的關鍵是耶穌再來地上,以及第一次的復活,這我後面會再說明。基督會在地上作王一千年,接著審判日來臨,其他死人要復活接受審判,第二次的死,火湖、新天新地和新耶路撒冷。希望這能幫助你有一點概念,有點像四層的三明治,順序是這樣:壞消息、好消息、壞消息、好消息,這對今天的教會是壞消息,因為還沒有準備好面對苦難。如果教會已經妥協,壓力來臨的時候,就站立不住。必須先具備面對聖潔,才可能面對苦難;否則會熬不過難關的。
但是天上的狀況很好,我們看見上帝在寶座上的情景,看見耶穌手上拿著封印的書卷,才知道原來一切都在掌握中,情況在上帝手中並沒有失控。但是上帝會允許情況嚴重惡化,然後再好轉,世界是如此,教會也是如此。但是大患難過去之後,情況會大大的好轉,我們的眼光要放遠,要看最後的結局,讓我們的盼望成為靈魂的錨,成為我們靈魂的錨。
剩下最後幾分鐘,我要來跟各位談一談,這背後有個歷史哲學。很多人怕聽到「哲學」這個詞,其實哲學就是人的觀點。今天有許多不同的歷史觀,想要引起你注意,像是透過電視、新聞等等媒體來影響你的看法。最普遍的一種是:循環式歷史觀,這種循環式歷史觀,認為歷史會不斷重演,一直不斷地重演。另外一種歷史觀認為,歷史是一直連續的,會一直前進、上上下下,不會倒退,一直往前但會上下波動,通貨澎漲、通貨緊縮。再來一種觀點認為歷史是漸進的,1900年代有位英國首相說往上、往上、往上、往前、往前、往前…。廿世紀初的一個關鍵詞是「進步」,這比回歸基本的說法好,不管如何,目前比較並遍的說法是「倒退歷史觀」,認為一切情況都會惡化,每下愈況,不斷惡化,惡化、惡化、惡化。
其實廿一世紀的關鍵詞不是進步,而是求生存。「末日歷史觀」則是聖經的歷史觀,「末日歷史觀」認為目前的情況會惡化,但是最終會突然好轉,並且持續好轉。有三種人抱持這種歷史觀,這三種人是猶太人、基督徒和共產黨。這三種人的看法一致,唯一不同的是,好轉的關鍵是什麼呢?各位,共產黨認為是革命,無產階級和有產階級之間的門爭會惡化,一直到最後會發生革命,最後社會不再有階級之分,不再有犯罪。但是共產黨的夢想已經逐漸破滅。
猶太人說上帝會改變這個情況,基督徒說耶穌再來地上的時候,會改變這個情況,情況會不斷惡化,直到耶穌再來。祂會讓情況好轉,並且持續不斷的好轉,這種歷史觀其實就是根據啟示錄來的。猶太人、基督徒和共產黨都是從猶太先知得到這個觀點,但這是基督教對歷史的觀點,現況會不斷惡化,但有一天會突炙好轉,有個好結局,當耶穌再來的時候,一切都會改觀。
 
回選單    

讓讀經.成為時尚! 立刻分享~